据报道,雄心勃勃的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编队在新加坡停泊一周后,7月1日悄然启程。这支由英国航母领衔、集结了西班牙护卫舰、加拿大护卫舰乃至挪威补给舰的“多国拼盘舰队”,并未如早前暗示的那样穿越南海敏感水域或试探台海,而是径直向东,取道印度尼西亚海域,直奔澳大利亚而去。
在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停靠新加坡滨海湾游轮中心码头期间,部分属舰则停靠附近其他新加坡海军基地,除此之外,打击群中的23型护卫舰F239“里士满”号以及西班牙海军“巴赞”级护卫舰F104“门德斯·努涅斯”号在上月25日抵达印尼首都雅加达港访问,停留至本月1日,编队航向印尼则应是与结束访问的上述两舰会合。
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(资料图)
这个转向耐人寻味。就在6月,编队指挥官还曾高调宣称北上航程中将“穿越台湾海峡国际水域”,引得各方关注。然而计划明显缩水——舰队不仅绕开了可能引发风暴的台海,甚至被英媒曝光连南海都未深入。这支本应彰显英国“全球存在”的舰队,在南海“门口”选择了绕行。
展开剩余65%时间点的巧合更添深意。当英国航母驶离新加坡之际,中国海军的“山东舰”航母编队正结束任务返航。7月3日,“山东舰”携“延安舰”、“湛江舰”、“运城舰”庄严驶入香港维多利亚港。官兵列队排出“国安家好”字样,香港消防船以“水门礼”相迎,市民岸边欢呼——这一系列画面通过媒体传向世界,彰显着力量与民心。
英国(资料图)
两相对照,英舰的“绕道而行”在舆论场激起强烈反差。英国《每日快报》等媒体直言不讳,将此举称为“皇家海军的耻辱时刻”。社交媒体上,英国网民嘲讽如潮:“又爱玩又菜”、“没本事就别去别人家门口挑事”。从雄心万丈到避其锋芒,帝国的力不从心在南海边缘显露无遗。
此次“威尔士亲王”号的低调改道,其背后考量耐人寻味。表面上,英国军方消息人士轻描淡写地解释为“避免刺激中国”。然而深层原因难以掩盖:面对齐装满员、结束演训正处最佳状态的中国山东舰编队,这支临时拼凑、甚至核心舰载机F-35B还因液压故障滞留印度维修的“多国舰队”,实战底气明显不足。穿越敏感水域的高风险行动,显然超出了这支“纸面阵容”的实际应对能力。
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(资料图)
英国航母编队的后续行程同样意味深长。完成在澳大利亚的“护身军刀2025”演习后,舰队预计8月北上访问日韩。然而据英国消息人士透露,其返程路线也将刻意避开南海,选择绕行菲律宾海。原计划的台海穿越早已不见踪影,甚至连南海这一重要国际水道也敬而远之。从最初高调挑战到全程谨慎规避,英国的“印太雄心”遭遇了冰冷的现实壁垒。
皇家海军此次亚太部署的“雷声大雨点小”,是英国全球战略困局的真实缩影。它既想追随美国战略以维持“大国”余晖,又无力承担高强度对抗的风险与成本。当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在南海门口悄然转向时,昔日“日不落”帝国的光环在当代地缘政治的严酷计算中黯然褪色。英国《卫报》的叹息或许道出了本质:帝国的时代早已落幕,认清现实比虚张声势更为明智。
发布于:江苏省高忆配资-配资正规平台-个人配资网-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