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青灯
究竟杨贵妃爱吃荔枝,这个不知真假的传闻,是怎么传扬出来的?
是一个闲的没事干的诗人,传扬出来的。
这个盐吃多了的诗人,叫做杜牧。
杜牧此人出生于唐德宗时期,这个唐德宗叫做李适,和杨贵妃这个朝代之间的代沟有多深呢?
李适这个皇帝,要管李隆基这个皇帝叫做曾爷爷。
所以杜牧究竟凭什么跟亲眼看见一样,说杨贵妃爱吃荔枝?
文人笔下的字句,充满了欺骗性。
杜牧出生时,已经是晚唐,群雄割据,宦官作乱,早不见盛世模样。
生活过的不幸,这帮男的不想报国,只想着批判,所以杜牧同辈的男人们,开始在女人身上下功夫,主打一个,总之错的不能是男人。
其中佼佼者的白居易,写了《长恨歌》,将李隆基和杨玉环形容成了爱情,说的跟他亲眼见过一样。
还有壮志未酬的刘宗元,写出了千古孤独的《江雪》。
还有靠着女人出名的元稹,做着“难为水,不是云”的宰相美梦。
看起来最豪迈的是李贺,写出了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。
而杜牧相对于这些单一的诗人,他复杂多了,想要骂李隆基毁了大唐,写出了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。
在烟雨扬州的温柔乡,写出了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。
在经历长安血流成河的时候,写出了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。
看见江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,看见乌江说江东子弟多才俊,看见赤壁说铜雀春深锁二乔,最后他到了乐游原,这个长安城最高的地方,他写了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。
杜牧是一个感性的诗人,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,他要记载的诗词,是自己的心情,而不是历史的真相。
商女也知亡国恨,只是杜牧没看见。
曹操究竟怎么想的,杜牧也并非知晓。
项羽不过江东,才是历史上的西楚霸王。
想看见好看的夕阳,就必须在黄昏时刻。
同样,杜牧的妃子笑荔枝来,也并非杨玉环一人享用。
从杜牧开始,人们将荔枝和杨玉环绑定,甚至连荔枝的品种,都成了妃子笑。
而历史上的记载,是杨玉环居住在蜀地,而蜀地盛产荔枝,所以在进宫后,杨玉环鲜少吃到荔枝,当李隆基知道这件事情后,所以才开始耗尽人力物力财力,举全国之力送荔枝。
荔枝是李隆基对于杨玉环的恩赐,是李隆基下令运送荔枝,这怎么就成了杨玉环的错?
烽火戏诸侯的王没错,不肯笑的褒姒有错,多么可笑的洗白和甩锅?
跨越千年,杨玉环就是倒霉的褒姒,连荔枝一个无辜的水果,都被赋予了其他的意义。
那些忠义之士,不敢去骂李隆基,都成了杨玉环的错,都成了荔枝的错。
荔枝不该一日色变,两日香变,三日味变。
杨玉环不该长于蜀地,不该吃过荔枝,不该有过这段过去。
日啖荔枝三百颗,杨玉环活不到马嵬坡,就已经吃荔枝过多死了。
爱吃荔枝怎么也不算过错,但是为了荔枝损耗国力的人,一定是错的。
显然,下旨的是李隆基。
长安的荔枝是杨玉环吃的,但是让荔枝来到长安的是李隆基。
高忆配资-配资正规平台-个人配资网-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