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1》
冲泡其实也是喝茶这个行当里,顶顶重要的一件事。
买了一款好茶,但如果没选对好茶具,并且没有掌握标准的冲泡手法,就有可能把这款好茶,泡得很糟糕。
甚至,泡得面目全非。
观感从好到坏,也只是一个冲泡的时间。
然,于大多数从小没有生长在茶区的茶友而言,别人像吃饭走路一样简单的泡茶,却是完全没有想象的空间,以及,完全没有实际的感受。
就像我们很难想象蒙古人吃羊肉,是用刀切,然后手抓着吃。
给我一块肉,一把刀,也是束手无策,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才是最好。
从小没有渠道接触到的事物,总是极为陌生的。
图片
《2》
有位刚买了武夷山十二金钗的茶友,来问村姑陈,该如何冲泡?是盖碗吧,有什么讲究吗?
我答曰,首选是盖碗,标准盖碗,沸水环壁注入,合盖马上出汤,不要坐杯。
其实,于冲泡上的各类疑惑而言,这位茶友的问题,是比较写实的。
总比问“初学者是学干泡还是湿泡”来得实际些。
比起那些飘渺的仪式感,具体地去了解一款茶的用具,用水,出汤时间...等等硬性指标,更容易掌握一款茶的特性,把这款茶泡得好喝,
然而,于许多的新茶友而言,喝茶这件事,之所以吸引他们入门,便是因为那浓浓的茶道般的仪式感。
那种穿上茶服,坐在一间新中式风格装修的房间里,操控着灵巧精致的茶具,泡出一杯清香的茶汤,那一举手一投足,都风情万种。
跟当下流行的簪花旅拍一样,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,立马不平凡起来。
图片
《3》
就像冬天流行的围炉煮茶一样,新入门者,如果需要强烈的仪式感,那么,学泡茶的时候,是学干泡还是湿泡呢?
个人觉得,学干泡比较简单。
从茶具上来讲,干泡只需要一只小茶盘,能摆得下一只盖碗与一只公道杯便可。
这样简洁的配置,对于茶桌的大小也并无要求,小小茶几一只,也尽够了。
不必去添置庞大的茶桌,以及庞大的茶盘——这些东西如果你一直喝茶,一直泡茶下去,那可以使用很多年,还是很划算的。
但如果对泡茶的兴趣只有三天,甚至更短,那买回来大茶桌与大茶盘,就非常鸡肋。
当你不再喜欢泡茶之后,桌子摆在那里,只会显得房间拥挤。
桌子也就罢了,还可以摆上古琴做装饰,或者当书桌。
而那湿泡标配的大茶盘,甚至是价格不菲的紫砂大茶盘,可怎么处理?
平摆着自是不可能了,只能收起来,找个角落,竖靠在墙上——更要仔细了,一不小心就会碰倒,摔坏。
心痛到达的速度只有0.01秒。
图片
《4》
干泡除了工具简单、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,随时随地都可以开泡。
比如出去露营,找块石头,铺上随便一块素色的布,摆上盖碗公道杯,就可以泡茶了。
比如去旅行,找张小几,摆上盖碗公道杯,用酒店的水壶烧开酒店提供的矿泉水,便可以在异地他乡,享受到在家喝茶的快乐。
比如去酒楼酒店吃饭,在饭桌上挪个小角落出来,摆上盖碗跟公道杯,再跟服务员要一壶烧开的水,饭后茶就解决了。
一杯去腻,正正相宜。
虽然酒店的水温不比在家烧的水那般沸腾,但至少有90度左右,聊胜于无了。
或者去钓鱼,身边的草地上铺上棉布茶巾,摆上盖碗公道杯,自己带一只装满沸水的保温杯,便可以一边悠闲地钓鱼,一边悠闲地品茶了。
兴许,鱼儿在茶香的吸引下,会争先恐后跳出来,更快咬钩呢。
图片
图片
看完这篇文章
#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#
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
▼
2025年,小陈茶事“白茶春茶笔记”
……
第20篇:今年的春茶季,可能即将就要结束了
第19篇:茶山上的新变化,外省车牌明显多了许多
第18篇:今年的春白茶,品相怎么样?
第17篇:清明白牡丹缘何成为老茶友追捧的明星茶?
第16篇:2025年的清明白牡丹,注定是个传奇
第15篇:史上zui短的牡丹王采摘季,只有2天
第14篇:喜讯,新增一片有机茶园
第13篇:白毫银针采摘落幕,有机牡丹王正式登场
第12篇:倒春寒来袭,太姥山最高温只有2度
第11篇:太姥山大雨夹雪粒,今年的牡丹王肯定特别甜~第10篇:降温后的太姥山上,特级白牡丹采摘正当时
第9篇:白毫银针“忙”着发芽,今天采茶阿姨们加班了第8篇:白毫银针减产,预计下滑20-30%
第7篇:今日采茶的副线,寻找野猪
第6篇:持续低温,有机白茶树抑而不发愁坏老S
第5篇:恰逢有机茶园年检,有机茶它是如何被审批的?
第4篇:今日春分,春阳融冰,适宜采茶
第3篇:采白毫银针的季节,实在太冷了~
第2篇:今年,高等级的白毫银针能采几天?
第1篇:好消息,太姥山据说要采茶了
……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高忆配资-配资正规平台-个人配资网-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